跳到主要内容

Toddler 的睡眠倒退

经历了传说中婴儿般的睡眠,本以为就此以后都可以睡个好觉了,没想到还是天真了。

睡眠倒退了 #

一般来说,从 baby 到 toddler 可能会经历四次睡眠倒退,分别是在四个月、七到九个月、一岁多、以及两岁的时候。虽然之前就早有耳闻,但我还是有些掩耳盗铃般地不愿去相信。

该来的还是会来。自从 Toddler 能睡整觉之后,我们就一直让其自己睡一屋。刚开始的一些睡眠倒退并不明显,基本就是每隔几天半夜的时候 Toddler 会醒过来哭(能站了以后就会站起来扶着 crib 的围栏哭)。这时候我们就要过去,然后 Toddler 就会趴下继续睡。为了保存实力,我和 Miki 每隔几周交替担任这种半夜起床安抚 Toddler 的角色。

大概从第15个月开始,半夜醒来的 Toddler 似乎变得敏感且脆弱了些。同样是走进屋子哄其睡下,这之后必须悄悄走开。中途如果 Toddler 察觉了就又立马站起来哭。我回到隔壁屋的床上也不敢轻易翻身,有时不知是床垫还是床架的吱扭声就会引来新一轮的哭声。与此同时 Toddler 半夜醒来的次数和频率也增加了,我和 Miki 轮岗值班的周期也随之缩短。

渐渐地我们的套路开始不怎么好使了,每次安抚的时间也越来越久。有时我自己都完全清醒了也再难入眠,随即又担忧起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心中不禁涌起了压力与无助。有一次绝望地索性将被子搬到 Toddler 屋里,在 crib 边上打起了地铺,也算是能够接着睡到天亮。第二天 Toddler 醒来看到还惊奇地指着我叫(其实 Toddler 半夜就应该知道了,只是睡着就忘了),我也只能苦笑,但同时也感受到自己是被人所需要的。自此以后,但凡半夜被 Toddler 的哭声唤醒,我就直接搬被子过去接着睡——生怕多折腾一下自己就睡不着了(也不敢了解是几点钟,生怕手表/手环的蓝光驱散了褪黑素,第二天才从手机的应用去复盘)。天气渐渐冷了,我就又在地上垫了另一床被子。

愈演愈烈的哄睡依赖 #

除了半夜安抚,睡前的哄睡也变得更加困难。一开始我们只需要坐在床前刷手机等 Toddler 睡着就行。后来需要跪在床前跨过围栏将手轻放在其背上。一旦松手,Toddler 就会一把将我的手拉过去重新放在背上。再后来发展到必须拉着 Toddler 的手。拉着手其实比按着后背轻松些,问题是 Toddler 有时半夜醒来也会继续呼唤要求拉手,那时我就只能努力地挣扎起来拉手(后来在 crib 旁打地铺倒是方便随时响应拉手的请求)。

哄睡的另一个挑战是时长。这一般取决于 Toddler 午睡的效果(午睡也是一大挑战,后面会聊到),如果 Toddler 午睡质量不佳或者睡得太晚,晚上大概率会成为入睡困难户。哄睡的时候,我们需要等到 Toddler 完全睡着才能离开。有时 Toddler 兴奋过头辗转难眠,我们也只能耐心等待。由此我也把晚上的哄睡时段作为每天除了拉屎以外第二个能心安理得刷手机的时间,这样倒也每天读完了所有订阅的公众号的更新。印象中最长的一次哄睡(大约在一年又八个月的时候)花了一个半小时,我的腿都麻了,Miki 也有些崩溃。当时我已经把手机上能看的应用都刷了一遍,了解了前后一个月已经以及即将上映的中外电影,最后看起了平时一直打算看但一直看不下去的专业文档。

Miki 提出一种理论,是不是因为我睡前陪 Toddler 玩的时间太少(给 Toddler 洗完澡后,我忙着收拾,Miki 给讲故事),所以 Toddler 睡前想要缠着我。于是我也开始给 Toddler 讲故事。有一次在网上看到有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好好睡觉,修改了故事内容(反正他们也不识字),说故事里的小朋友们都是自己乖乖睡觉。我也尝试了一下,Toddler 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作罢。这让我想起有一次讲了一本《蔬菜蔬菜,切一切》的书,里面提到了胡萝卜。连续讲了两三天后,之前一直拒绝吃胡萝卜的 Toddler 竟然主动要求吃起了胡萝卜。看来我们的话对他们是有影响的。我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应该要传递正确的信息和观念。

睡觉或许也是 Toddler 的一种分离焦虑。毕竟小孩会对抚养自己的人(比如父母)产生依赖,需要不时地确认他们就在身边(记得有时我在工作而 Toddler 在旁边玩,玩得投入的时候也会不时抬头看一看我,然后再满意地埋头继续玩)。睡眠其实意味着暂时的分离,他们也许需要从信赖的人那里积攒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欣然面对这份分离。我想这时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

当然以上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家长的自恋般的结论。接近两岁的小孩身体已经足够成熟,能够探索更多的东西。这时神奇而未知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敞开大门,他们当然不愿意也舍不得去睡觉——就像我们熬夜玩手机一样。既然睡觉也是一种分离,也许他们缠着我们是不希望我们独自去享乐而不带上他们。我想可以尝试告诉 Toddler 之后我要去做些什么。有一次我说要去上厕所。这之后每次 Toddler 洗完澡上床前都会主动督促我去上个厕所。Toddler 满两岁之后有一次我们全家挪到另一屋睡觉(后面会讲到),我试着告别说自己要去休息。Toddler 也许并不完全明白“休息”的具体含义,但竟然恋恋不舍地要求和我抱一抱然后自己安静地躺回床上(现在 Toddler 已经非常纯熟,每当我起身要离开,就会用英语式的声调询问:“休息(升调)?”,然后抱一抱亲一亲(有一阵还要求加上帮其挖鼻屎这一项))。

以前听说了一个亲戚的小孩总是晚睡晚起,搞得晚上大人不得安宁,早上到点自己又起不来。当时我不理解,心想他们为什么如此放任小孩却不加管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不免有些“何不食肉糜”了。哄睡纵然麻烦,庆幸的是 Toddler 每天到了晚上八点还是会有该睡觉的觉悟,这多亏了 Miki 从 Toddler 出生后就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贯彻其规律作息

午睡也是个麻烦事 #

午睡也不轻省。Toddler 通常到了午睡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兴奋的状态(或许因为屋里百叶窗无法完全遮挡正午的光亮?)。此时晚上哄睡的套路已经不管用了。无论我在床前陪多久——有时我自己都已经睡着了,一觉醒来,Toddler 还清醒着。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果放弃午睡(比如有时僵持了将近两个小时,只能无奈放弃了),Toddler 的精力并不足以支撑其到晚饭前。一般在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 Toddler 就会变得烦躁起来,然后不断缠着我们,并由此变得更加烦躁从而恶性循环地发展为哭闹。此时的 Toddler 只有被抱着才肯睡(有时一个玩具没有拼好,还要挣扎着起来拼好了才睡)。我一边抱着 Toddler,一边看电脑。待 Toddler 睡熟后,我就从座位上缓慢起身,轻手轻脚地弓着腰将其就地放下。一旦不小心惊醒了 Toddler,就得从抱着哄睡那一步再来一遍。因为午睡被拖延成了下午睡,也进一步导致了晚上入睡的困难。

我发现午睡的关键是如何让 Toddler 安静不动。有时即使已经困了,但由于不断地在床上翻滚,Toddler 很难让自己安定下来。而一旦 Toddler 能够安定下来,很快就睡着了。有一次我躺在地上,将 Toddler 抱在胸前,发现 Toddler 似乎很享受地安静不动,然后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于是那段时间,我和 Miki 都采用了这种方式。难点在于如何将睡着的 Toddler 悄悄转移到 crib 里(因为有围栏,还得弓着身子、挺着腰将其慢慢放下)。一旦不小心惊醒了 Toddler,就得从抱着哄睡那一步再来一遍。后来我开发出一种改良版,就是让 Toddler 趴在一个靠枕上,然后从后面将其抱紧——异曲同工,目的也是为了不让 Toddler 乱动。改良版的优势在于等 Toddler 睡着了,可以连人带抱枕一起搬到 crib 里(因为有抱枕垫底,不容易改变 Toddler 的睡姿将其惊醒)。确定 Toddler 睡熟了,再悄悄把抱枕撤出。

随着 Toddler 力气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安分,我也终于无法再将其束缚在抱枕上。午睡于是沦落为我们在旁边陪睡然后就听天由命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如果白天能出去走一走消耗一下 Toddler 的体力和精力,对于促进午睡有奇效。反复验证了几次后,我们开启了周末早上外出活动的固定行程。这可真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总有懒惰的时候,但一想到午睡的艰难,就立马有了出门的动力)。有一次下雪了,Toddler 嫌路滑不愿意走路,我就推着推车出门。推车轮子陷入雪中增大了摩擦力,累得我满身是汗,Toddler 则坐在推车中冻得感冒了。接下来的几天 Toddler 由于感冒无法去托儿所,我们就又得在那几天工作日的早上找机会带其出去放风,真是追悔莫及。以往在外面看到遛娃的家长,只觉得是纯粹美好的画面,现在懂了。

遛娃也是个技术活。一般不轻易去太远(比如开车超过半个小时)的地方,因为大概率在回家的途中 Toddler 会在车上睡着。这样到家后的午睡就很难再进行了,但同时路途中短暂的睡眠并无法支撑 Toddler 一个下午的满负荷运转(晚饭前还是会变得烦躁不安)。有一次 Toddler 在车上差点要睡着了,我急中生智拿出车上的一个墨镜递过去,Toddler 倒是兴致勃勃玩弄了起来。不过下一次就不灵了,Toddler 显然在第二次就对同一个东西失去了新鲜感。还有的时候,我们懒得做饭就在回家的途中顺便去了麦当劳或者汉堡王。有了美食的诱惑,Toddler 即使困了也努力硬撑着没有睡着。

早上出去放电后,Toddler 的午睡就相对容易了,但还需要我们在一旁陪睡。由于我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一般就15分钟)而 Miki 没有,我就自告奋勇承担起午睡的陪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Toddler 都要求必须由我陪睡才行。这一方面给我带来了一些成就感,但也让我每天的几个固定时段被束缚在了 crib 前,包括偶尔半夜里 Toddler 的醒来(并且无法和 Miki 以轮班的形式来减轻负担)。Miki 一度有些沮丧,觉得 Toddler 不认她了,有时想帮忙哄睡还被 Toddler 无情地推开。

一个偶然的转折 #

自从有了娃,Miki 一直保持着晚上八点睡、早上四点起的优秀作息(一开始是因为早上四点要泵一次奶,后来 Toddler 断奶了 Miki 索性就把作息保持了下来)。我一开始也跟着早睡早起,不过中途放弃了。所以理想的组合其实是由 Miki 晚上陪睡(我去休息),然后早上 Toddler 醒来看到我还在睡觉旁边。为了能让 Toddler 接受 Miki 陪睡,我邀请她加入在 crib 前刷手机的行列。尝试了一两个月后收效甚微,但我们继续坚持着。

今年的极端天气也波及到了我们地区,六月份的天气预报出现了罕见的超过100华氏度(接近40摄氏度)的几天高温。我们除了抢购到附近几家商场的最后一台戴森风扇,也把大家的床从西晒的那间屋子挪了出来。顺便说一下,除了 crib 比较轻以外,这也得益于我们当初选择了便于移动组合的床铺底座(如下图)。两个正方形的底座可以拼成一张 twin size 的床。我们买了四个这样的底座。

宜家 HJÄRTELIG 系列的床架(点击查看大图),其设计概念颇有种低调的波西米亚风格。
两个这样的架子可以拼成一张 twin size 的床;四个可以摆下一块 king size 的床垫。

对于家里难得的折腾,Toddler 非常兴奋,跟着我们搬进搬出、上蹿下跳。出乎意料的是,当天晚上 Toddler 指定 Miki 睡在离其近的床上。我顺水推舟说那我就出去休息了,没想到 Toddler 竟然欣然接受——只是还要求抱一抱、亲一亲。我如获大赦。事后复盘,我觉得原因之一也许是床的摆放方式。之前我和 Miki 的床都是垂直于 crib;挪到另一间屋子后,我们将三张床并排平行摆放。也许后者更能让 Toddler 感到心安吧。

Toddler 长高了 #

随着 Toddler 的长高,原先的 swaddle 早已捉襟见肘。担心 Toddler 半夜踢被子,还是采用了睡袋的模式。我们发现一个叫 “baby deedee” 的牌子似乎挺高级——因为提供了四挡保暖度 (tog) 的选择。我们买了前两档作为冬夏交替,分别是 tog 0.6(纯棉,适合室内70-80华氏度/21-27摄氏度)和 tog 1.2(抓绒,适合室内68-72华氏度/20-22摄氏度)。两款都买了最大号(适合18-36个月)。在 Toddler 刚满一岁的时候开始使用。刚开始显得很长,睡袋里几乎有一半的空间是富余的。也就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随着 Toddler 的长高,睡袋里就快被填满了。

和 Toddler 生活在一起,并不容易觉察其每天的变化,往往只是在要买大一号的衣服或鞋子的时候才意识到 Toddler 又长高了。另一个参照物是 crib。当初购买的 SNIGLAR crib 宣称是三合一(有三种形态,如下图所示),后来果然都用到了。一岁又九个月的时候,有一次 Toddler 在床上蹦跶,一个用力过猛就从栅栏上翻了出来(头着地),幸亏无碍。我们意识到是时候将 crib 变为第二形态了——把床板降低。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意味着需要把腰弯得更深才能够得着躺在里面的 Toddler。

宜家 SNIGLAR crib 的三种形态(节选自 SNIGLAR 使用说明书)。

其实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 crib 的第三形态——把一侧的栅栏拿掉(为了安全,同时也需要把床板降低)。Miki 不想难为自己的腰,是支持第三形态的。我则有些犹豫,不知道 Toddler 能够自由上下床之后,会不会给哄睡造成新的挑战。有那么几个夜晚,Toddler 总是半夜站起来请求我们拉手。Miki 建议也许是时候让 Toddler 自己下床来和我们拉手了。于是在 Toddler 两岁又三个月的时候,我们把 crib 一侧的栅栏取了下来。Toddler 发现自己可以自己上下床了,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虽然本来就是个孩子)。

以前每次午睡醒来,Toddler 都要哭着呼唤我们过去帮其下床。这之后 Toddler 的第一次午睡,当我听到其起床的动静,正有些犯懒不想过去,没想到 Toddler 自己跑到了我们跟前。我吓了一跳,随即才意识到 Toddler 已经可以自己上下床了。

有意思的是,在刚躺下但还没有睡着的时候,Toddler 总喜欢不时下床来观察我们都在做些什么,但同时也能意识到这个时候是应该在床上睡觉的。常常我前脚刚离开,Toddler 后脚就溜出来偷偷看我在做什么。一旦发现被我识破了,就做贼心虚似的立马转身咚咚咚地跑回床上。

《灌篮高手》第15集里樱木花道偷听陵南的战术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