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与智能化的 Toddler 相处

· Comments

“I don’t want it” 的阶段过去了小半年,与 Toddler 的日常又有了不少变化。随着 Toddler 的智能性提升,很多事情变得容易了(不过也有很多原本容易的事变得更麻烦了)。这里说说来最近的观察一二三。

情绪,以及相关的斗智斗勇 #

Toddler 的情绪现在是大 boss 了,不管是对 TA 来说还是对我们照顾的人来说。以下举几个问题 + 破解的办法,每一个都是在 Toddler 的泪水和大人的沮丧中摸索出来的。

从很早(1.5岁附近)就出现喜欢玩的东西不情愿放开手的情况。这种事情本身挺无害的,喜欢玩就玩呗,谁还没有点一时上瘾的东西了。但是如果遇到需要睡觉/做别的事情、或者对危险的东西有兴趣的情况,一旦强制离开就会被 Toddler 认为霸占了自己的东西(“Mine!”),从而爆发叛逆心理,导致最后情绪崩溃。后来是 Colin 想出办法,请 Toddler 跟这个东西说 bye bye。当然也可以辅以一系列为什么要 bye bye 的原因作为解释,比如要睡觉之前可以说“这个玩具鸭子今天累了,要休息了,把它收起来明天还可以再玩”。以 bye bye 为信号,当 Toddler 挣扎很久终于说出来的那一刻,心里就已经放下了。

这也同样适用于跟人 bye bye 的情况。有一段时间 Toddler 生病比较多工作日也必须在家,而 TA 白天比较喜欢找我玩,本来两个人轮流照顾,经常会变成 Toddler 一直在找我麻烦。终于我因为连续几个白天什么工作也干不成而崩溃,最终用上的办法也是 bye bye——固然工作的人一个人单独在工作的房间是可以关紧门,但关门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Toddler 会开门),不在封印前做足法事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这一步就是关门之前,负责这段时间照顾 Toddler 的人一定要和 Toddler 一起,跟即将在这个时段闭关工作的人说 bye bye,并且解释说这个人要“工作”了。为了让 Toddler 对“工作”有概念,每天在家里 iRobot 自动扫地的时候也会旁敲侧击地跟 Toddler 说它在“工作,不要去打扰它”。

总体来说 Toddler 在懂人话之后就相对地孺子可教一些,可以充分利用语言进行引导和灌输(洗脑?),达到我们肮脏的大人想要看到的结果。事实上我感觉现在每天哭的情况比3个月-12个月的时候少很多了,要哭也都是合情合理的场景,对于哭的理由多少有迹可循。Toddler 对于日常生活也脱敏了很多,刷牙、洗头这种身体上不舒服的事,在从前必须要靠递小鸭子、做每一步之后都要抱抱安慰来进行,现在好像也可以咬牙接受这是日常流程的一部分的样子。

另外一个我们摸索出的大招是数1、2、3,这也是我印象里小时候我被经常用过的招数。原理很简单,在 Toddler 拖着不做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总是不来洗澡),通过给一个 artificial deadline 来增加事情的紧迫感。我从前被用到的时候,在听到数数的时候会非常焦虑 + 不乐意,所以这个招数必须在其它威逼利诱都无效的情况下再使用。步骤如下:

  1. 用上其它所有方法,比如重复多次的晓之以理。说白了就是几步 if…then… 的逻辑推演,当然最后要落到 Toddler 在意的事情上面,比如”不来洗澡的话身上变脏就会生病,不能去学校玩好玩的玩具了”)。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推演似乎也可以:“我现在饿了,而且累了,再不回家就没有力气带 Toddler 回家了,Toddler 不回家就见不到 Colin 了”。
  2. 宣告要数1、2、3,但一定要反复重复明确两个事:到底需要做什么(精力不集中的话可能确实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无从做起),数到3之后如果还不执行会发生什么后果。句式是这样:“Toddler 现在必须 xxx,我数1、2、3,数到3如果 Toddler 还不 xxx 的话就【用强制的手段让 Toddler 去 xxx】”。
  3. 如果数到3还不执行,就真的强制执行。最常见的是不顾抵抗摁着 Toddler 刷牙。这种强制执行的场景发生了数次之后,一但说要数1、2、3,Toddler 就会明确以 No 抗议,甚至会说为什么,比如想自己来。这时候可以尽量满足 Toddler 的要求。即使只有抗议,必须执行这个 message 也已经传达到了,Toddler 有时候会需要几秒钟 brace 一下自己来迎接刷牙这件不喜欢的事情,所以如果出现这种苗头,也可以慢慢地数1和2,不数出3来。更理想的情况是有时候刚数到2,Toddler 就会自己躺下/张嘴进行配合了。(大人社会里的法院强制执行不也一样么。)

那 Toddler 说 no 的话怎么办?我后来总结了几个对策:

  • 问/猜为什么。一般来说 Toddler 说 no 都是事出有因,可能是什么正经的原因(刷牙时候经常会弄疼所以不想刷牙),也可能注意力不集中随口说个 no,也可能是跟你开玩笑说个 no。这时候要对症下药,正经原因就解决正经原因(换个姿势或者保证手轻一点),注意力不集中就多重复几遍,开玩笑就笑笑过去。Toddler 这个年纪,回答 yes/no question 比 5w1h question 要容易得多,所以问不出问什么就要猜几个选项。
  • 提供选择的余地。是个人都想掌控自己的命运,提供选择不但满足了这种心理,还可以提高 Toddler 对这个事的注意力。比如要穿衣服,直接说“来穿衣服”就不如说“要先穿衣服,还是先穿裤子”来得有效果。“要自己穿衣服,还是我来帮你穿衣服”也不错。或者“要不要来衣柜这边选选今天要穿什么衣服”,这就更来劲了。
  • 转移注意力。这个大法以前很好用,不过现在沮丧和不满的情绪没有从前那么容易忘掉了。一般来说如果不严重的话,请求 Toddler 动手帮忙往往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洗完衣服需要叠衣服,或者超市买东西回来收到冰箱,就能立刻收获效果。

之前说过,Toddler 这个年纪的人稍微不顺心就会以头抢地,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在学校也见过同班同学因为不愿意去学校就在门口趴着以头抢地,简直搞笑。不过现在2岁一个季度之后,随着心智的成长渐渐 grow out 减少了以头抢地的行为,变成一边狠狠地说 no 一边打大人(!)。目前打人的情况还在想办法解决,不过避免不顺心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 提前吹吹风,做好 expectation management。比如第二天有什么变动(换个人送上学、开车去比较远的地方)要前一天趁心情好(i.e. 吃饭)的时候先说明一下。

性格 #

有些事情让我分不清到底是 Toddler 的个性就是这样,还是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比如会做了什么事就总要做很多遍——所有瓶装水会一个个从袋子里拿出来把标签给摘下来,再比如把蓝莓从一个碗一点一点抓到另一个碗里再捯饬回来,无限循环。在我看来毫无效率和意义可言的事情,小小的人竟然乐此不疲,总是让我觉得我们根本不是同种生物。还有一阵子(应该说2岁附近的几周时间),早晚想说服 Toddler 换个尿布/刷个牙/洗个澡费死老劲了,巨 distracted,难道是脑子里又新近形成了什么特别的回路?

再比如说我对 Toddler 能够接受什么、而不能接受什么的判断也并不准确。过生日时候买的 unicorn 气球漂在半空 Toddler 觉得很好玩,过半个月渐渐瘪掉了,我担心总有一天气球飞不起来 Toddler 会觉得很沮丧。然而有一天 Toddler 把这个破掉的气球带到我眼前,已经完全变成二维的图案平铺在地上的样子,看来是玩的时候捅破哪里了。我本来准备好了很多安慰的话告诉 Toddler 气球不能再非,然而 Toddler 显然比我更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平静地玩了一阵觉得不好玩,举到我面前说要扔垃圾桶,获得许可之后就扔垃圾桶了。然而同样的一个小小的人,遇到看到插头🔌 却不允许碰这种事,却会哭得背不过气来。

另外 Toddler 的怕点意外地非常低,事实上任何除了人以外的会动的东西都害怕。举例来说,这个人 TA 害怕狗(自从曾经在公园的沙滩上被没有拴起来的一只追过一次)、害怕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害怕一个按了按钮会唱歌爬行的小熊玩具、害怕农场里的猫、害怕下雨天路边的蚯蚓。更小的时候看到这些会哭,现在大概更多的是跑大人的大腿和急切地求抱抱。更有甚者,有一天晚上睡觉之前在床上说害怕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 Colin 问出原因是因为当时我感冒鼻子不通气,张嘴睡觉的时候夜里大声打鼾,知道这个原因笑得我肚子都痛了。

更有一些小小的怂处,因为 root cause 埋得更深一点所以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造成了尴尬的场面。比如1岁以后就绝让不坐秋千了,一旦抱上去就很夸张地抗议。明明边上其他类似年龄甚至更小的小朋友,荡秋千的时候淡定地要命。直到将近两岁半才爬上大小孩的秋千慢慢地荡了起来。再比如秋天去的 pumpkin patch 农场里有小小的 animal train,Toddler 入神地看了很多轮,终于在我的 prompt 之下说要坐,坐上去之后花了半分钟左看右看之后说 “all done”,还没发车就哭着要下来。这种公开处刑的情况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种种社死行为。

能力 #

与 Junior Toddler 阶段相比,Senior Toddler 展示出了一些新的能力——虽然对大人来说每个都是不需要思考的常识,不过足够我惊喜一阵了。事实上几个月前在运动流畅程度上已经超过了 Boston Dynamics(然而机器人并不会有一定概率一边走路一边看旁边导致一脚踏进水坑里),并且随着 Toddler 说话的增多,我感觉 TA 的智商似乎终于可以跟邻居家的狗一拼了,虽然论经验还是被邻居家的狗吊打。果然人类的潜能还是厉害的。就,我见过的刚生出来的小狗小羊小人里面,新生人类是其中最逊的,毫不夸张地说,身体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为0。然而两年以后人类就能在智商上吊打挺多动物的,难道不挺神奇的么。

  • Toddler 是在1岁半到2岁之间对镜子非常感兴趣,经常对着镜子贴贴、摸摸,有时候还拍拍。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时候发现镜子里面是自己的。

  • 独立性有所提高。以前看不到大人就很难静下心玩,但最近可以一个人在家门外面看不到我的地方玩玩具,我出去 check on TA 的时候还很热情地说 look at this。这么说外面汽车喇叭忽然大声响到连我也吓一跳的时候,Toddler 也不会哭,只是事后来求抱抱。

  • 目前 Toddler 的身体非常 fit。每天吃很多,但是除了肚子以外,并没有在哪里积攒多余的脂肪。用腹肌把腿以伸直的状态举起90度也毫不费力——然而仰卧起坐却一个也坐不起来,果然出生开始就头重脚轻的情况并没有变。摔个跤什么的时候,因为重心低,受伤的程度总是很轻。总之可以说是另一个物种了。其实出生的时候我就发现婴儿的胳膊非常短,短到没有办法做到双手在头顶合上这种抱头动作。现在不知不觉可以抱头了。

  • 思路十分清奇,这点主要还是体现在最近越来越熟练的过家家的游戏里面。比如说有一次 Toddler 把自己的一条黑色裤子和一条浅色裤子摞在一起,指着说这是“靠”,我完全不懂。Toddler 就说这是“moo”,我才懂了这是奶牛。然而除了黑白的颜色像奶牛以外其他完全没有相似处好吗!吐槽完毕之后发现 Toddler 把这两条裤子在自己的小床上铺平叫它们“睡觉”,并且还煞有介事地轻轻地拍一拍哄睡。唉真可爱。

  • 这么说来最近 Toddler 可以帮着拿东西或者放东西了,心情好的时候请求 TA 帮忙的话,大概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吧。如果是自己的东西,成功率接近100%。我不是在说 Toddler 转身跑掉的时候,心里的那一份“不知道这人能不能成功拿东西回来”的期待感总是让我想到 Amazon Astro

  • 尝试自控力的办法是 言灵 自我告诫。Toddler 在动摇的时候,会在嘴上重复一些我们订下的规则,比如“I 不要做 xx”,或者“先吃完菜再吃鸡蛋”(这些都是我们之前告诉过 TA 的),然后真的这么去做了。这点还是很厉害的,毕竟想到自己的自控力会觉得好惭愧。

  • Toddler 在一岁半附近的时候学会了亲亲。TA 的亲亲虽然只有嘴碰到脸,不过好柔软,而且因为在呼气所以暖暖的,还配上亲完之后的笑声,感觉真舒服啊。

语言 #

本 section 内容中英夹杂警告,但 this 不是 my 锅

Toddler 的语言是最近几个月最显著的发展。在2岁出头的某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放学回家的 Toddler 像往常一样坐在车后座上。然而 TA 石破天惊地主动说了一个带有主谓宾的完整句子:

老师给 Toddler,换尿布。

只是遗憾我在开车,不能掏出手机录下来这个人的第一句话。总之解锁了新技能的 Toddler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又说了些其它完整句子,比如:

  • “好不好吃 nuts 呀?”(这里语序有问题,应该是 “nuts 好不好吃呀”。)
  • “I want 听 Rain Rain Go Away。” (Rain Rain Go Away 是一首儿歌。)

回想起来2岁以前只是在蹦单词和词组的 Toddler,也许早就已经开始学语法了。前几个月翻来覆去的重复(毕竟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说不定是在自己咂摸深意呢?再回想起来 Toddler 很有可能在老早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默默地在学习分词了,毕竟之前所有重复的单词都是句子里的重点名词,而不是句子最末尾出现的词。深藏不露啊这个人。

到了最近,与大人的对话已经发展到数个回合:

Toddler:流鼻涕!

Colin:Toddler 为什么流鼻涕呀?

Toddler:因为 Toddler,刚才,哭了。

Colin:Toddler 刚才为什么哭了呀?

Toddler:因为,Toddler 刷,牙。

这么说 Toddler 到现在也没有学会使用汉语的第一人称“我”。这多少跟我们大人的语言习惯有关,我们互称的时候通常使用名字的单字简称,不用你我,叫 Toddler 也不用“你”,只用 Toddler 的名字。我在家里甚至连自称都只用简称。所以 Toddler 目前一概自呼其名,或者用 I 代替:

  • “I 不会把菜掉在地上。”(好多时候 I 听起来很像“俺”。)
  • “I want 上学。” (I want xx 似乎是学校里的流行句式,所以不会说 “I 想上学”。)
  • “Todder 先吃沙拉,再吃巧克力的慕斯。”(挺好。)

哭的时候也不会单纯哇哇哭,而是会一边哭一边说为什么了(“No!! Don’t 擦 my 手!”),不过猛烈哭哭的时候还是不太能说话(“呀呀呀,呀呀”)。毕竟渐渐发现说话比哭的交流效率更高,诉求更容易获得满足。Toddler 一开始会蹦词的时候,每次都需要在 TA 急得哼哼哈嘿的时候提醒 TA “你想要什么”,才能让 negotiation 进行下去。(然而这种开口要东西的 negotiation,我往往不能狠下心来说 no。)

会说话了以后果然快乐就很多了!以下是几件可爱的小事:

  • 我最近手机里装了7分钟快速健身的 app,我会照着上面的动作示范和计时器来锻炼。Toddler 在我锻炼的时候会一起做些(不标准的)pushup/jumping jack/squat 之类的动作,结局每次都是两个人抱成一团在地上翻滚。现在每当看到我随手拿起手机的时候就会问“Are you 锻炼?”(雷军英语)

    论扎心程度,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另一位咪普利老师了

  • 平平常常的一天晚饭时间,Toddler 一边往嘴里面塞东西一边发出惊人的宣言:“I hate myself”。慌得我在10秒中内走马灯式回忆了这短短两三年的共处时光里对待 TA 到底哪里做错了。直到 Colin 说这是 “I help myself”。

  • 说起来 Toddler 的发音一开始很不准,只有特定场合重复多次才能猜到在说什么。比如 Toddler 有段时间会在坐 potty 的时候说“趴不洗”。很长时间里谁都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次 Toddler 从 potty 上下来,把我推走到看不见 potty 的地方,我想走回去又被推回来,一边推一边说“趴不洗”,然后又回去坐上 potty,我才知道原来“趴不洗”就是 privacy。原来是在学校学到了好东西!目前发音方面靠不断迭代已经改进了很多,不过到现在也每天都有听不懂/猜不到 Toddler 在说什么的情况。

  • 偶尔也会有些 shower thoughts 式的妙语出现,比如:

    • 看到绵羊身上覆盖着羊毛,但是四条腿因为没有羊毛所以是光着的,就断言:“它有裤子”。
      有裤子。
    • 看到锅和碗泡在厨房的水槽里:“这是碗,这是锅,这是洗澡水”。
      锅和碗的洗澡水

当然最多的还是跨服聊天:

Miki:太冷了,我们去 Toddler 屋里穿一件外套。

Toddler:Mmmm!!!(伸手够高处某物,急切状)

Miki:走…去穿一件衣服。(推 Toddler 后背)

Toddler:I want! I cannot reach!

Miki:快去,不穿外套会感冒去不了学校的。(再推 Toddler 后背)

Toddler:(哭腔)I want my THIS! I WANT! Don’t push ME!(甩手)

话说前段时间看到了这篇叫 Having Kids 的 essay,感觉好多 experience 说得比我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