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新生娃
目录
有小孩的生活的元年开始了。
我们的作息 #
之前我们就决定由我和 Miki 两个人来照顾 Baby 。预期到刚开始的忙乱,我也提前请好了两周的假期。刚从医院回到家里,拖着一身的疲惫,面对着全新而未知的生活模式,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首先要安排我和 Miki 的作息。Miki 产后面临着哺乳的重任和身体恢复的过程。毕竟还在月子中,基本的睡眠要保证。因此 Miki 值白班,我值夜班。回忆起在医院的两个晚上,感觉新生儿的需求还是很基本的。除了吃就是睡。哭闹的原因不是饿了就是拉了。当时基本就是定时喂喂奶以及勤查勤换尿布。如果还不行,护士建议可以弯下腰用双臂在床上从两旁加紧婴儿。这会让他们感觉到在母亲肚子里般的安心。当时也亲测有效。然而头几天晚上我还是基本没法睡。总有时候不知道 Baby 为什么哭闹。有时大晚上的一个人抱着 Baby 在家里走来走去哄睡。后来看到网上的视频有人介绍说电吹风的白噪音可以安抚婴儿,我也放了一个在床边。有时还真能奏效,但我自己也睡不了了。
一开始两班倒的换班点定在四点钟。我一觉醒来往往已经接近11点了。白天 Miki 的主要任务是喂奶。一开始乳头咬合还在磨合,常常需要好几十分钟才能进入喝奶阶段。搞得 Miki 满头大汗 Baby 哇哇大哭。我起床后就忙着吃早饭和做午饭。中午补一会儿觉,然后没过多久就又要准备晚饭了。所幸的是我们平时就已经把家务的负担维持在低水平。在洗衣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电高压锅(著名品牌 Instant Pot。而且我们有两个!)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动化。剩余的时间里,我都在采购,既有每周例行的买菜,也有临时物品的补给。
之前已经囤积了一些装备,但总会有一些东西准备不足。本来期待会不会再收到 Amazon Prime 免费一个月的试用邀请,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退而求其次,我们注册了 $1.99 的 Amazon Prime 会员一周试用。当时正值美国零售商拼杀一日送货,有些东西下单后第二天就能拿到。虽说和国内还有差距,但在美国已经很不简单了。另外还尝试了 Target 与第三方合作的当日送达的新服务。不过只试用了一次就取消了。首先不是所有商品都能使用这种服务。其次从体验上来看,第三方相当于代购,由他们派人替用户去 Target 采购然后马上送过来。因此只有到采购的时候才能确定某个商品是否有货。如果缺货,还需要临时和用户通过短信联系来调整购物车。当时几个短信来回实在是有些麻烦。不过这应该是美国最快的送货服务了。
出门 #
一开始我们比较害怕出门,因为不知道 Baby 会不会突然哭闹,出门在外也不方便处理。因此基本上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出门,比如定期去见儿科医生。起初两周也都是由我一个人出去买菜购物。
大约三周过后,Miki 的身体恢复得比较好了,我们开始尝试全家一起去买菜。到达超市,我们直接把 Baby 和安全座椅一起从车里拿下来放在一辆购物车上,同时再拿另一辆购物车用于购物。第一次去超市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看到 Baby 就十分热情地询问她多大了。后来发现美国人对于小婴儿都很热情,有时在电梯里碰到也会过来打招呼。一开始我们当然也很高兴,但次数多了也觉得有些麻烦。后来去超市就用 swaddle 把安全座椅盖起来。这样也有利于 Baby 入睡。
成功地去超市购物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接下来我们又用婴儿背带带着 Baby 去了超市边上的农贸市场。美国人主要在超市购物,农贸市场一周只有一两次,各个农场会过来摆摊,提供的更多是一种不一样的休闲购物体验。大约在 Baby 一个月大之后,我们发现她在安全座椅里已经比较难入睡了,反而是在背带里睡得不错。
再后来,Miki 提议到附近的公园去野炊。所谓野炊,也就是带上两个汉堡两瓶难喝但健康的蔬菜汁。我们把家里的浴帘拆下来铺到树荫下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席地而躺。后来由于总有小虫子的烦扰,就改到了旁边的躺椅上。我们把书包放倒在椅子上让 Baby 睡在上面,然后各自看着书和手机。感觉婴儿对于外界的未知使得他们并不在意这些环境,无论是小虫子,还是路边的躺椅,都能安然入睡。
我们每周都带着 Baby 出门。在外面进行过喂奶,换尿布,哄睡,处理胀气。我想只有在外面也能够和家里一样应对 Baby 的各种需求,我们才能让 Baby 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才能够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