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Podcast 推荐:Finding collaborators for open source

推荐这篇 The Changelog 出品的 Finding collaborators for open source,讨论了遇到别人放鸽子的问题,以及做个基于 reputation system 的社交网站来解决这个问题。嘉宾 Jeff 提出了各种特别新颖的观点,乍看之下觉得怪怪的,但是仔细一想好像也没毛病?

working remotely #

Podcast 里的观点是,做软件分两种,一种是像 Indie Hackers 一样自己搭一个小 business,可以躺着赚钱(所谓闷声发大财,哈哈)。这种情况真的不需要非得在办公室里聚在一起工作。另一种是像 Airbnb,Facebook 一样非常创新而且比较有争议性的公司,这样能够“成事”的公司得像一支军队一样,所以需要一起工作和管理。里面还提到了宁愿所有人都不需要 commute,价值比听自己的 podcast 大多了——像不像“安得广厦千万间”?

flaky collaborators #

Jeff 提出的一种叫 “flake” 的概念,说白了就是放鸽子。什么情况下呢?是在想要合作一个项目——不管是录一首歌,写个 open source software,任何创造领域的项目都算。说好了哪天几点,凑到一起几个小时来做这件事,到了最后一分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来。是谓 flake。

这点我感触很深。我自己上大学时候我既 flake 过别人,也被别人 flake 过。我觉得原因有两方面。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自信的后果是,担心自己的产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尤其是合作者的期望。这跟完美主义还有点关系,觉得反正做不好就没有动力去做,最后一点点拖延下去。另外也担心和合作者一起合作久了就会被发现自己的平庸。这样就造成自己的目标不是达成目标,而是在别人眼里显得自己成功、有能力。而内心因为不自信,恰恰相反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所以一直在角色扮演。很累。另一个 flake 的原因跟环境有关。大学生活非常忙,生活过于 overwhelming,根本没办法好好得到 mentally 的休息。创意这种东西对于我来说是闲得无聊,没事找事去做起来的事情,不像嘉宾Jeff是内心里有一种去创造的强烈愿望,不立刻去做就浑身难受的那种。生活太忙没有闲下来的时间,挣扎在生存的基本线上下,自然也就谈不上去创造。

后来我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在身边存在两种人。一种是被别人/情势逼着才会去做事的人,另一种是自己会去动手做事的人。我自己嘛,属于前者。我们这种被外界逼着去做事的人,要么是因为答应了别人,要么是因为不做就没饭吃,做事一般都还算可靠。但是因为缺乏除了外因以外的动力,很容易在过程中 get discouraged,负能量也比较多。相比之下,自己想要做事的那一类人——比如嘉宾 Jeff,特点就是爱搞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向着目标折腾。我认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这种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目前也在想怎样转变成第二种人。重点还是专注在目标上,忽略过程中那些跟达到目标无关的各种摩擦。

the bar for success is surprisingly low #

是这样一个概念——如果一个人说怎样就做到怎样,就能成功。就这么简单。然而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总有很多的障碍和挑战。做到做到这个是,跟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衡量、对时间的安排、对自己 energy 和 motivation 的估计,communication skills,还有 self discipline 都有关系,这其中的哪个欠缺一些,都不能顺利完成自己 promise 过的事情。一件事是这样,同时做好几件事情,consistently 地说到做到,更是不容易。Ray Dalio 有个分辨可信和不可信的人的说法。大意是,能够做成事情,说出自己为什么能做成,而且有证据做成过不止一件事(三件或以上最好),才是可信的人。所以说,每个人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 building a track of record,record 长了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binary rating system #

这里讨论了 rating system 到底该用哪种:文字评论,正面负面两种选择,打分制,还有各方面打分制。对于打分制来说,host 举的例子是,Amazon 上3.5星和4星很难有本质区别,反而会非常 confusing。另外比如 Uber,如果低于5星满分的就说明不行,根本不会有生意。而 binary system 好就好在,只专注于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还愿不愿意跟这个人再合作了”。这个问题非常有力,综合涵盖了对这个人的各种评价。我觉得现实就是,按平均来看,愿意再次被合作的人永远是稀缺的少数。而且一方面好的人,其他方面都不会太差,也是 all or nothing 的一种具体体现吧。

另一点重要的是,host 和 guest 都提到了愿意给你背书的人(references)的重要性。我自己这方面比较欠缺,因为合作的人来来去去,合作时间也不长,总觉得没有人愿意帮我做 reference。在这方面要着重积累。

shower my gratitude over these people #

哈哈哈好有趣的用词。

VC funding is hilarious + preposterous #

这里 Jeff 提出一个我从来没想到过的清奇思路。他说,拿了 VC 的钱就要听他们的,那我找银行贷款怎么不需要每个月向银行汇报我房子的情况啊,这基本就是为了满足 VC 资本家的自尊才搞这么一出的吧。听得我一愣一愣的,仔细一想好像也没毛病?不过至少 a16z 的创始人是以“我愿意来指导你们年轻企业家怎么把手头的产品迅速做大”这种态度来的,就看选择哪种发展路线了。

creative goal getters #

在 host 问 Jeff 怎么向大家推荐这个 FindCollabs 产品的时候,Jeff 也说了,大多数人肯定都觉得用这玩意既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做创造性的东西,又不来钱,但是肯定有少数人内心有创造动力的人对寻找合作者这件事有共鸣。总之是个小众产品,希望能成功培养一个非常健康有活力的社群。